3月1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枫教授应邀来到我院,为师生带来题为“论文写作的学术与思想”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是学院“主编面对面: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系列学术活动的第三期,讲座由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张蔚磊主持。
杨枫教授从学术生态的现实出发,强调“学术共同体”的重要性。他认为,学术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际关系的构建。他建议年轻学者主动融入学术圈,善用资源,分享知识成果。针对当前学术界“重数据轻思想”的倾向,杨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在于选题的前瞻性与实践价值。他建议学者关注国家战略需求与跨学科领域,如人工智能与外语教学融合、课程思政创新等方向,以回应时代命题并提升成果影响力。针对当前学术界部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他强调理论深度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者扎根现实问题,平衡实证研究与思想突破。
谈及人工智能对外语教育的颠覆性影响,杨枫教授认为,外语教育正经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在语言数据处理、教学辅助等方面展现强大优势,但教师的思想生产力不可替代。他强调,教师的角色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向“思想引导者”,只有深耕理论创新、善用技术优化教学实践、激发学生批判思维,如开发智能写作课程、探索人机协作模式,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竞争力。
讲座尾声,与会师生就“学术规范与创新的平衡”“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边界”等话题展开讨论。杨枫教授鼓励大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将其作为研究工具而非威胁。他建议从微观教学实践入手,探索人工智能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教育改革。
本次讲座为教师应对教育变革提供了新思路,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未来将积极推动外语学科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更具价值的学术路径。
专家简介
杨枫,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语言教材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曾任吉林出版集团外语教育出版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创刊主编等职。学术兼职有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外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外阅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翻译学与比较文学、外语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