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工商管理学院(School of Management)前身是1984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成立的国际企业管理系,经过多次沿革,2008年7月正式组建成立工商管理学院。下设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市场营销(国际营销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个本科专业和1个数字营销实验班;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点。企业管理学科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BGA国际认证样板专业。学院有4个常设科研中心:数据科学与管理决策重点实验室(2015)、案例研究与开发中心(2018)、南泰品牌发展研究院(2020)、心语工作室(2021)。2016年工商管理学院成功获批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23年成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024年工商管理学院通过全球商学院AMBA&BGA金牌认证。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活力充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拥有59名一线专业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3名,教授11名,博士学历比例达到96.61%1名教师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1名教师获上海市教学名师荣誉称号,4名教师获“宝钢教师奖”,3名教师荣获上海市“曙光学者”,3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3名教师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4名教师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名教师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同时,学院还拥有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工商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2015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位列全国前30%-40%。2018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位列全国第65名,进入全国前25%行列。2020年4月,工商管理学科排名上升至全国第45名,位列全国前15%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工商管理学院3个专业A和1个专业B+。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教育部最新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为B级,列为学校未来博士点申报重点培育单位。

◆专业课程

2019和2020年,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先后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3年,工商管理专业通过上海市教委评估,被授予“优秀专业”称号;工商管理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工商管理专业)、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市场营销学)、国家一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8门,上海市全英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上海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以及10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24年学院教师获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1门1名教师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教师获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第二届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市场营销”同课异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2025年工商管理学院继续开设数字营销实验班,在9月份入学时选拔合适的学生就读。此外,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还分别开设辅修专业和微专业。

对外交流

工商管理学院将国际化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平台。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多所海外高校签订了从本科到博士培养等各种层次的合作协议。学生可在就读期间通过学分互换的形式赴海外进行学期交流,参加学习之旅以及延伸到研究生合作项目。除了合作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交流之外,学院每年还邀请国际顶级期刊的主编、高级编委以及管理学领域的知名教授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研讨与科研合作。学院超过85%的教师有赴海外讲学或海外名校进修以及赴海外参加高端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学院先后举办了2010首届中法跨文化管理国际高峰论坛、2011年海峡两岸校企合作趋势论坛、2012年上海市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SD专业)、2013金砖五国商学院联合会(ABBS)双年会、国际高等商科教育论坛暨第五届学生会议、2014年大数据时代下的营销创新论坛、2015年大数据驱动的营销与商业模式创新学术研讨会、2016年大数据应用论坛等学术研讨会、2017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与“一带一路”中华文化走出去高峰论坛、2018年一流本科培育暨专业建设研讨会。201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承办了“变革管理、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国际研讨会以及“管理中的人工智能”国际研讨会。2024承办第四届新媒体营销产学研高峰论坛举办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

成长平台

工商管理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圈三全十育人”大思政格局和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学院始终以“创新、深耕、服务、引领”为理念,通过“实践育人”打造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平台。学院有三大专业赛事平台:商业策划大赛、魅力HR大赛、微光微影大赛。协同校外创业导师、专家教授着力打造“商业策划大赛暨‘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校内选拔赛”,旨在培养未来企业家所应有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优势,开展“魅力HR”校级品牌赛事,通过模拟薪酬设计、职业定位分析等环节,努力培养适应全球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界精英人才;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协同育人,面向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学生举办“微光微影”微电影大赛。2024年举办第四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案例日(主题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案例日是工商管理学院发挥特色、助推商科研究的品牌活动,也是国内商学院率先搭建的学界与企业界直接对话沟通平台。此外,在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导师团的悉心指导下,学生踊跃参加“挑战杯”全国总决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沙盘模拟ERP大赛、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戴永辉老师负责指导的创新项目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总决赛中勇夺一等奖;左鹏老师指导的“救在身边”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刘欣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第十“尖烽时刻”全国商业模拟赛荣获本科组1个全国特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研究生组1个国家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Cesim Elite国际商业竞赛荣获全球第二名全院师生锐意进取、携手共进累计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达100余次。

学院始终以“培养新商科的卓越者”为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精神突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举办“师说”系列讲座以培养博雅人文素养,举办“院长沙龙”以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举办校友“观澜讲堂”以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竞争力,开展“人才工程”以培养大学生领导力,举办“舌尖上的中国与世界”——中外学生特产美食节,以促进多元文化融汇交流,提升国际交往能力。与此同时,学院深耕厚植“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主题教育,大力扶持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课堂”、国际赛会志愿者、学业发展中心、“扬帆‘企’航”校企走访等精品实践平台,其中“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连续十年获得上海市“智力助残”先进集体,2015年度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受到共青团中央宣传,2019年学院团委荣获上海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23年“情暖西藏•点亮梦想”项目荣获教育部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并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受到学习强国、光明日报、青年报等媒体宣传报道40余次。学院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获得2024年全球尖峰时刻商业策划大赛全球第二名、2024第五届全国供应链大赛本科组一等奖、第二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

学院的历届毕业生以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广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近三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始终在学校排名中名列前茅。

 


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  本科  四年  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了解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以及管理科学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知识和理论基础、精通基本的定性定量分析、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相结合的工具和方法、掌握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具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多元文化视野的全球化、数智化企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国际企业管理、战略管理(英)、财务管理、会计学、运营管理、企业管理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决策、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管理导论、大数据营销、创业管理、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英)、跨国并购(英)、公司治理(英)、管理博弈论、工商管理模拟、电子商务(英)、工商管理研究与论文写作、国际贸易、数智化供应链管理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跨国企业、新兴技术与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管理咨询公司及会计事务所、政府及事业单位等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会计财务、综合管理、数字化运营、数据治理、市场研究、管理咨询等各项经营管理与服务工作。


市场营销(国际营销方向)  本科  四年  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夯实营销学基础、强化商务沟通与谈判能力、精通市场数据分析工具”三大特色,致力于培养适应数智经济时代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营销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及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精通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意识,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创新思维与市场开拓能力,能够胜任多元化、国际化的营销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消费者行为、市场调研、品牌管理(英文授课)、大数据营销、数字营销、人工智能营销、营销工程、服务营销、国际营销(英文授课)、渠道管理与新零售、奢侈品营销、广告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战略管理(英文授课)、市场营销策划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跨国公司、咨询机构、贸易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从事品牌管理、市场调研、国际营销、数字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关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本科  四年  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际化、数智化与可持续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解学科交叉前沿及发展动态,通晓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数据科学、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等基本理论,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与业务技能,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并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与领导力、创新能力和数智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以满足跨国公司、外向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对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

组织行为学(英)、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英)、组织领导力、管理心理学、劳动经济学、战略管理(英)、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业绩评估与薪酬管理、责任与可续管理、管理沟通(英)、公司治理、跨文化管理、创业管理、人才测评、心理学与生活、职业心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心理与行为研究方法、数字化知识管理、国际商务模拟训练、工商管理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外经贸企业、管理咨询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各类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相关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人工智能方向)  本科  四年  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数字文化产业”为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先进理念,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外语和数字化水平,掌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掌握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与文化营销策划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工具解决文化创意与文化贸易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贸易、文化资源概论(英)、媒介经营管理(英)、影视产业经营管理、文化营销学、跨文化管理、演艺娱乐产业经营管理、动漫与数字产业经营管理、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文化投融资、文化创意与创新创业、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管理导论、企业管理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决策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新媒体、文创类机构、影视动漫企业、文化管理咨询公司、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等组织,从事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文化贸易运营管理、文化创意制作与运营、文化经纪、文化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  四年  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与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深度融合的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深入理解大数据在管理、金融、跨境贸易、供应链、营销与运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具备基于实际问题开展数据驱动型管理与创新实践的能力。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数据科学技术,具备扎实的外贸英语沟通与应用能力。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培养,学生将为毕业后实现高质量就业或赴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深造奠定坚实基础,成长为未来行业实践领域和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

◆主要课程◆

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管理导论、企业管理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决策、机器学习,数据科学导论,大数据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与设计,Python数据分析,大数据营销,大数据治理与风险管理,物流大数据分析,数字化运营管理,数智化供应链管理,财务大数据分析,大数据与金融,贸易大数据分析,管理运筹学,工商管理研究与论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大数据公司、云计算、数据安全公司,从事数据挖掘、数据工程、数据治理、数据可视化、智能推荐系统开发与维护等技术型与管理型岗位工作;在银行、证券、保险、第三方支付与金融科技企业,从事数据风控、客户画像、智能投研、大数据金融产品设计等工作;在国际物流公司、供应链服务平台、智能仓储企业等,从事供应链数据分析、智能排产调度、供应链金融服务设计等工作;在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公司、跨国企业从事市场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精准营销策略制定与效果评估等工作;在政府部门、海关、贸促机构、国际经济组织等,从事经济数据监测、国际贸易统计、政策评估、数据治理与合规管理等工作。


市场营销专业(数字营销实验班)

◆培养目标◆

数字营销实验班旨在培养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全球视野,深入理解市场营销前沿理论与发展动态,拥有坚实的多学科知识基础,特别是在大数据思维、数据分析、创新能力、执行力及团队协作方面表现突出。该项目注重经济学、管理学与统计学的理论修养,强化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系统掌握数字营销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解决实际营销管理与决策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科研潜质。

◆选拔机制◆

数字营销实验班每年招生规模约30人,采用优中选优的选拔方式。

面向全校新生开放报名,学生可在入学报到时根据规定流程自愿申请

选拔流程分为两轮:第一轮为英语数学分级考试,依据笔试成绩遴选进入第二轮;第二轮为综合面试,最终依据两轮成绩择优录取进入实验班。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构建兼顾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与统计分析应用的系统课程体系,突出数字营销特色。课程设计强调“数字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理论前沿研讨与经典文献阅读,聚焦现实问题,强化科研能力与实验模拟训练,提升学生创新力、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依托学校高峰高原学科优势,组建由校内骨干教师、国内外知名学者及业界资深专家共同参与的跨学科教学团队,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方式:实施案例教学、全英文授课与实践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合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国情认知—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学生管理:实行严格的学生选拔机制,配备本科生导师,建立动态考核与分流机制,设有荣誉学士学位制度及优秀毕业生免试推荐研究生政策,全程支持学生全面发展与深造路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