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强化经贸治理能力的战略急需,紧密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需求,构建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9月20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对外经贸统计高层次人才培养研讨会在长宁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上海开放战略研究中心、杭州海关等20余所单位和高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郝程程,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赵倩,原研究生院院长、原统计与信息学院院长刘永辉,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静主持。
汪荣明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感谢。他提到,要充分提高统计学科在国家发展中的影响力,探讨对外经贸统计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因此,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理论前沿知识的平台,也是共同讨论统计人才培养体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改革开放成果的契机。他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发展特色:一是自1960年成立以来为中国的发展输送了大量外、经、贸人才,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二是学校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研究,在对外经贸领域主动承担责任、做出贡献;三是学校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出口管制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他期待通过这次会议,能够分享最新成果,促进统计学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为国家的对外经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首席专家王亚平致欢迎辞。他代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预祝研讨会能够圆满成功。他指出,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严峻复杂,而中国坚持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因此培养具备战略眼光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外经贸的统计人才至关重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长期围绕国家经贸发展大局,发挥着理论研究、决策参谋、政策宣传和交流平台的作用,也愿意为培养高层次外经贸统计人才做出更多行动。他期待能够凝聚学界、业界力量,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各高校、各机构开展更多紧密合作。
著名统计学者许宪春作《国际标准关于数字化核算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相应改革》的报告,深度解析2025版SNA中的数字化核算相关“数据”“数据资产”等概念,并提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改革任务。
王亚平作《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形势及应对》报告,就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中的重点议题进行解读,阐释三个“坚定不移”的深刻内涵。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贾怀勤教授作《贸易统计在学科中的位置及其发展脉络》报告,系统论述了全球化、数字化推动贸易统计研究的机理与过程,以及问题驱动贸易统计研究的重点内容。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宁桦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经济学科发展:以精准预测进出口为例》报告,介绍团队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与多源数据开展贸易重点指标预测的优秀成果,为人工智能赋能经济领域研究发展提供范例。
江西财经大学讲席教授邱东教授作《经济统计学的专业思考之一——关于国民核算原理》报告,强调以流向线作为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工具,深刻揭示SNA的科学性与交易者“双维分类”等内涵,指明理解和使用SNA方法论时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经济统计系主任陈全润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徐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李扬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经济统计系主任李佩瑾副教授分别就学院对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解读。会上,各高校专家、行业嘉宾对加强对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行了交流探讨。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张日权主持研讨。
本次研讨会为对外经贸统计理论与实务的学术交流和前沿成果共享搭建了平台,汇聚了推动统计学科人才培养的智慧和力量。未来,学校将汇聚多方智慧助力学科建设,持续在人才培养上发力,为助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打造,维护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安全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