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在松江校区学思楼一楼智慧教室线上线下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主编与青年学者对话论坛”。此次论坛由上海市语文学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合作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主题是“学术期刊与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论坛为上海市社联第十六届学会学术活动月学术活动。校长汪荣明教授、全国语言学核心期刊19位主编以及300余名中国语言学界专家学者线上出席论坛,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邹囡囡,副院长(主持工作)王艳艳,副书记、副院长(挂职)虞娅娜以及学院全体教师线下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当代修辞学》编委会主任、《文化艺术研究》执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原主编胡范铸教授主持。
汪荣明在致辞中表示,本论坛历年薪火相传,持续担当着启迪思想、鞭策同行、提携后辈的历史责任,呼应了“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现实需要,搭建起语言学核心期刊主编与青年学者之间高视点、宽视野的交流平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他代表学校对热心扶助后辈、点拨新秀的各位核心期刊主编表示由衷的敬意,并希望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语言学研究与实践能够迈上新台阶。
王艳艳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往届论坛历史和本届论坛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她指出论坛为中国语言学界的青年学者们探寻研究方向、打开研究思路搭建了有益平台,同时也为构建中国语言学话语生态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论坛包括特邀报告、主编与青年学者分场对话两个版块。论坛特邀报告由上海市语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对外汉语研究》集刊编委、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陈昌来教授主持。《当代语言学》主编胡建华,《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当代修辞学》编委会主任胡范铸,《对外汉语研究》集刊编委陈昌来,《古汉语研究》主编、湖南师大副校长唐贤清,《汉语学报》副主编姚双云,《汉语学习》主编金奉民,《华文教学与研究》执行主编李军,《外国语》主编束定芳,《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执行主编梁超群,《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张博,《语言文字应用》执行主编、教育部语用所副所长王敏,《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主编王贵元,《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施春宏,《语言研究》主编程邦雄,《语文研究》主编李小平,《语言研究集刊》主编陈忠敏,《语言战略研究》执行主编郭熙,《中国语文》副主编刘祥柏等19位主编先后发言,专家们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使青年学者们对“什么是学术?”“为什么做学术?”“如何做好学术?”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更深刻更精准的理解,对未来的学术科研道路进一步明晰了方向,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下午,主编与青年学者分场对话聚焦“理论语言学与汉语语法研究”“二语习得与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话语与语篇研究”“方言与汉语史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五个主题,分别在五个会场开展。各分会场主编与青年学者激情对话,实时线上评议青年学者创新的学术成果。青年学者纷纷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主编们从选题范围、问题意识、理论运用、过程论证、现实意义等各个方面进行评议,点评犀利、直击要害。与会青年学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希望日后能继续得到主编们的指导和建议。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几十家高校的几百份投稿论文,经会务组和语文学会专家两轮筛选,45篇论文入选,论坛增进了语言学核心期刊和青年语言学学者的互动,推进了语言学期刊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青年学者之间的相互砥砺。
“全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主编与青年学者对话论坛”创办于2015年,由上海市语文学会发起,每年一届,已然成为全国语言学期刊与青年学者交流语言学前沿理念,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对话平台,在推进上海市乃至全国的语言学界青年学者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