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科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高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科研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04 浏览次数:71

72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联合主办的“外语学科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高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和上经贸大-玮仕振华全人教育研究所承办,旨在推进新文科背景下政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提升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对接社会需求的能力。29位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各行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学科如何提升育人质量、实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创新发展,增强外语人才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胜任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于雪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副主任王逯屏、外研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发表开幕致辞。三位专家都肯定了本次论坛对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并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会专家表示诚挚感谢。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刘根春主持。 

于雪梅副校长指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积极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已取得一定成效。她相信,各行业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在本高端论坛齐聚云端,必将为外语学科履行责任和使命,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做出新贡献。

 


王逯屏副主任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格局、新要求,国家亟需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她相信通过本次论坛,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将与外研社及各高校加强合作,在多个领域探索创新开展外语学科产教融合育人的新模式。


 

常小玲副总编辑表示,外研社一直服务国家战略,探索教育创新,已以国才考试、1+X证书VETS考试和国才创培中心为抓手,打造专业化、数字化产学合作育人共同体,未来将继续与院校、企业携手,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有机衔接,发挥高等外语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 


 

本次论坛包括国际传播、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国际组织、涉外法治、国际教育6个模块、16场报告,来自政企和高校的专家展开跨界对话。在“国际传播”模块,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党委书记、总编辑王晓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策马集团副总裁助理郭艳卿,华北电力大学外语系主任高霄6位专家就我国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对翻译专业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当前产教融合模式尚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的路径,并就如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际传播模块由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姜亚军、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主持。 


 

“国际贸易”模块,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会员处处长王莉从当前国际、国内总体经贸形势出发,介绍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经营竞争力。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麦丽哈巴•奥兰介绍了新疆大学如何紧抓“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俄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战略机遇,着力培养适应本地区需求的应用型俄语+国际贸易人才。国际贸易模块由宁夏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震主持。


 

“跨境电商”模块,河南澳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晓培围绕当前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剖析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并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马蔚兰介绍了广州商学院如何建设以外语人才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任务导向”培养体系。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该模块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克东主持。


 

“国际组织”模块,亚太青年MODEL APEC联合创始人、微软大中华区教育行业市场发展总监郭贝思指出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能理解国际惯例,具有终身学习、文化智商和人格魅力。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应以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组织任职,具有多语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实现产教全方位全过程融合。国际组织模块由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许明武主持。


 

“涉外法治”模块,国际商会仲裁与替代性争议解决北亚地区主任黄志瑾从语言、礼仪、道理三个方面剖析了涉外法律人才消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职业交流障碍的方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介绍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依托世贸组织讲席计划和WTO亚太培训中心联合招收世界贸易组织法硕士研究生的经验,分析了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必要举措。涉外法治模块由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屈文生主持。


 

“国际教育”模块,玮仕集团董事长陈添介绍了上经贸大-玮仕振华全人教育研究所建设的自贸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国际学校,构建全人理念下复合型、全球化、终身学习的三维育人的实践经验。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卓指出,中国基础教育需要能用双语开设国际化课程的国际教育人才以及具有跨学科素养的英语教师。国际教育模块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杨延宁主持。

  



 

闭幕式上,温建平院长以“感谢、收获、期待”三个关键词做会议总结。她回顾了论坛的策划理念和设计巧思,总结了各位专家的发言内容,并点明了论坛推动外语学科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助力外语人才在新时代实现新价值的长远意义。论坛闭幕式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王玉主持。


 

本次论坛联合政、校、企三界,共谋外语学科服务发展之路径,共商外语学科人才培养之大计,是我校对我国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响应,是事关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对接社会需求的高端对话。本次论坛圆满结束,我校也将继续深入探讨外语学科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创新路径,外语学科在变局和变革中不断创新,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产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