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简介(2025)

发布时间:2020-04-27浏览次数:18588

为满足新中国对外贸易事业发展需要,1960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应运而生。作为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学校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长三角地区唯一一所长期聚焦对外经贸领域的特色型高校和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经过6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1994年,根据国家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学校成为首家由国家部委划转地方政府管理的高校。2009年学校入选世界首批、中国首家世界贸易组织(WTO)讲席,2013年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获批WTO亚太培训中心,成为WTO在中国内地唯一的区域培训合作伙伴。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持“诚信、宽容、博学、务实”的校训精神,现有松江、长宁、闵行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900人、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10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000余人。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特色,重点聚焦数字经济、涉外法治、国际组织、国际金融和国际传播等急需紧缺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全球通用经贸治理人才,即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沟通和谈判(通用语言),通晓国际经贸规则(通用规则),具备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和跨文化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通用管理),掌握大数据技术与AI工具(通用工具)的“新四通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夯实人才培养平台,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和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全面依法治市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入选上海市A级高校创业指导站、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基地、上海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丰富人才培养资源,建有本科专业3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以及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等一系列本科教育教学项目,通过英国商学院毕业生协会(BGA)金牌认证。

坚持一流引领、追求卓越,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形成以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双轮驱动”,以开放型经济学科群为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区域国别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建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国别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法律、工商管理、国际商务、会计、翻译、金融、应用统计、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国际中文教育、税务、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国际事务、审计学等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呈上升态势,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系列成果。

坚持为党咨政、为国建言,决策咨询研究优势突出。咨政服务底蕴深厚,以裘劭恒、汪尧田、王新奎、周汉民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在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国“复关”“入世”谈判、浦东开发开放、上海自贸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改革开放标志性事件中作出突出贡献。智库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与海关总署共建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上海),在商务部和上海市支持下全力打造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智库中心),入选上海市重点智库(培育)、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决策咨询研究001号基地、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核心智库,拥有全国“A区高校智库”1个、上海高校智库4个。咨政研究成绩突出,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蓝皮书、中国战略性大宗商品发展报告、中非投资指数等系列重要成果,在制度型开放、WTO改革、“进博会”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等研究领域成效突出,《对标CPTPP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暨临港新片区深化开放研究》成果被国务院多部政策文件集中采纳,并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决策咨询研究成绩持续多年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市属高校第一名。

坚持“科”服务、为“产”育人,战略合作奋发有为。全力服务贸易强国建设,深度融入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与商务部、海关总署及安徽、福建、湖南、广西等省区商务厅密切合作,着力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合作平台。聚力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市商委、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市人大法工委、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口区、松江区、长宁区、青浦区等构建多维度合作体系。高质量承办“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系列分论坛,连续多年独家承担商务部“进博会”中国馆专题展讲解任务。奋力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化与苏州、芜湖、安庆、铜陵等市人民政府战略协作,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强力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深度对接龙头企业共建数字金融、新贸易业态等产业学院。发起成立国内首个以新质生产力命名的全国学会——中国创造学会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分会。积极服务上海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深度参与沪喀合作,与喀什大学共建首批“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

坚持提质增效、品牌打造,国际交流合作举措得力。完善全球合作布局,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境外高校或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世界名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生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接受院校,招收来自全球近50个国家的学历留学生;积极服务大国外交,在中东欧地区开设两所孔子学院和一家孔子课堂,与卢布尔雅那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打造全球经贸治理研究网络,与WT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深度合作,统筹推进涉外法治、国际组织、出口管制等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积极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类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强服务能力、强贡献程度”价值导向,聚焦“外”“经”“贸”特色强优势、拉长板,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加快提升服务贸易强国、教育强国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能力能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上经贸大”独特贡献!


(数据更新至2025年3月)


Baidu
map